中線視頻
中線圖片
在穿黃管理處園區(qū)的北側,有一排不起眼的小平房,用紅磚和水泥砌成,屋內的白墻上寫盡了歲月斑斕,到處刻畫著年邁的裂痕。十多年前,一批批躬耕于蒼茫黃河岸邊中的“老穿黃人”便居住于此。在今天,這組平房成了“新穿黃人”的臨時宿舍,當面對史無前例的“7·20”暴雨,亦或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時,穿黃人都要提前做到徹底的關口前移,這與建設期的穿黃人多么相似——以工地為家。
5月3日,當鄭州靜態(tài)管理的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,不少穿黃人已經(jīng)連夜收拾好衣服和日用品,趕到管理處居住,為了防止社會面感染輸入,管理處負責人也在第一時間要求全員到崗,做好封閉管理。管理處自有人員、中控室值班員、后勤保障人員全都被安排在后院的28間平房居住,可謂是“間間爆滿、住無虛席?!?/p>
管理處的不少“90”后都未見過如此“陣仗”,入住的第一晚就吃了些“苦頭”,“后院平房簡直就是毛坯房,床總會“吱呀吱呀”地亂晃,晚上睡覺時,還總會有一些小蟲子飛進嘴里。平房的周圍生長著不少樹木和灌木叢,植物茂盛的地方蚊蟲自然不會少。拋開艱苦的環(huán)境不說,居住上的不適,也成為居住在平房的“必修課”,軍用褥子、棉被、枕頭,這些建設期的“老穿黃”司空見慣的東西,拿它們與家里柔軟的被窩相比,簡直就是天差地別,堅硬、粗糙不說,一覺醒來,保準渾身酸痛。
雖說如此,在熬過最難的頭兩天之后,抱怨的聲音逐漸消失了,條件固然艱苦,但大家心里也非常明白,此次緊急返崗,不僅是疫情的原因,更重要的還有進入“收尾階段”的防洪加固項目和防汛備汛、大流量輸水等重點業(yè)務?!安还苄蝿荻嗝磭谰?,時刻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、供水安全和水質安全,這就是我們身上最重要的責任?!惫芾硖庁撠熑嗽诶龝喜恢挂淮谓o大家強調。
每一代人都肩負著每一代人的責任,后院平房斑駁的墻壁上刻滿了老穿黃的故事,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,亦是老穿黃人的“勛章”,當你走進平房,你總能想到他們在此奮斗的身影,那時的平房更顯“毛坯”,沒有空調、沒有熱水器,他們經(jīng)歷過炎炎夏季平房中的悶熱潮濕,更體驗過寒冷冬日里暖不熱的被窩,整日駐守在黃河灘邊風沙里,硬是用披肝瀝膽的付出建設了舉世矚目的穿黃工程……
在“老穿黃”曾經(jīng)奮斗過的這片熱土上,“新穿黃人”接起了前輩們的接力棒,在艱苦卓絕的奉獻中獲得成長。5月10日,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(fā)布了“有序解封”的公告,直到今天,“新穿黃人”依然不敢懈怠,為筑牢南水北調防疫屏障,他們以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,一直義無反顧地堅守在這里。